简繁中文简体 繁体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ENGLISH (英语)ESPAÑOL (西班牙语)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超大中国中文 中中英双语 双语英文 英政策、口号与“秦刚同志”之谜:解读中共三中全会公报KEITH BRADSHER, 储百亮2024年7月19日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图为京西宾馆外的安保人员。 Ng Han Guan/Associated Press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本周召集官员开会,商讨如何让中国经济走出低迷。但若以公报作为参考的话,习近平认为他已经找到了许多解决方案。他向在北京出席这次会议的363名官员传达的信息似乎是:坚持以国家为主导、以技术为重点的战略,但要做得更好。也就是说,更廉洁、更公平地去做,同时密切关注国家安全。虽然一些批评人士把中国经济低迷的原因归咎于习近平的高压做法,但为期四天的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三中全会”)的公报却把重点放在动荡世界的危险和创新机会上。官媒周四发布的三中全会公报称,中国“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广告受经济困境影响,垂头丧气的中国投资者一直在等待积极信号,但会后发布的公告中只有打着中共口号、语焉不详的方案。如果过去的三中全会能作为参考的话,更具体的提案也许会在未来几天公布。以下是对官方公报的解读,以及更多细节出现后需要注意的东西。经济安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习近平曾在2013年的三中全会上承诺,让市场竞争在经济的某些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他还承诺成立一个新委员会,以加强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在中国主要是捍卫中共的统治。但之后的几年里,中国不断扩大的国家安全机器经常发号施令,对生活的更多方面进行监管。批评人士说,这阻碍了创新者和外国投资者。这次会议暗示,中国领导人想在国家安全与经济增长之间找到更微妙的平衡。公报称,中国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广告公告在其他部分表明,中共将继续严格控制舆论。并在几处暗示,习近平扩大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野心没有减弱。公报称,中国需要“引领全球治理,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商业环境:“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将近三年的严格“新冠清零”限制、习近平对科技巨头的监管打击,以及一系列大范围的税务审计已让中国民营部门普遍感到担忧。谨慎的消费支出让企业不敢扩张,因为无法确定是否能找到更多的消费者。但中国领导层最终并没有在公报中提民营部门。公报只是说,官员们将“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建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报还呼吁采取措施“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换句话说,市场在中国仍在有一席之地,但前提是它要为中共的宏伟目标服务。广告财政政策:“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中国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收入减少。官方的公报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未提供任何线索。中国各地的养老金、医保和教育费用几乎全部由地方和省级政府提供。许多地方政府已负债累累,现在又面临收入迅速下降的问题。2003年和2013年的三中全会曾建议中国引入有广泛基础的房产税,这将让地方政府有更可持续的收入来源。但除了几个小规模试点外,中国一直没有征收房产税。公报指出,“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社会政策:“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广告有近3亿中国人在与其户口所在地不同的城市工作或生活,通常是从内陆农村去沿海工厂工作。这些农民工的子女很少得到在父母工作的城镇上公立学校的资格,所以农民工们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家乡由亲戚照顾,中国有数百万所谓的“留守儿童”。允许家庭一起生活在他们想住的地方有利于提高生育率,刺激大城市对新公寓的需求。中国的大城市对于为许多农民工提供福利持谨慎态度。公报呼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但这听起来不像是一些经济学家所呼吁的彻底消除障碍。“秦刚同志”之谜中国前外交部长秦刚的命运一年来一直是个谜。秦刚曾作为习近平意愿的实施者在官场上迅速上升,但一年前突然失踪。虽然他的外交部长职务已有人接任,但中共一直对是什么不当行为或失误导致了他的下台保持沉默。中央委员会接受了秦刚的辞职,并免去他中央委员会委员的职务。但公报仍将他称为“同志”,这表明,至少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被完全排斥。这仍是个未解之谜。Keith Bradsher是《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此前曾任上海分社社长、香港分社社长、底特律分社社长,以及华盛顿记者。他在新冠疫情期间常驻中国进行报道。 点击查看更多关于他的信息。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首席中国记者,在台北报道中国和台湾问题,重点关注政治、社会变革以及安全和军事问题。点击查看更多关于他的信息。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相关报道经济阴霾下,三中全会将带来什么2024年7月16日
中国两任国防部长被开除党籍军籍2024年6月28日
习近平如何将监控嵌入中国人日常生活2024年5月27日
习近平为何仍坚信“东升西降”2024年3月11日
最受欢迎中国高调展示军事雄心,两艘航母共同穿越“第一岛链”黄仁勋如何说服特朗普:英伟达对华销售解禁内幕“中国冲击2.0”比上一次严重得多特朗普被诊断患有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这是什么病?“他们是我的一切”:一位在印度空难中失去挚爱的父亲“神秘”的西藏墨脱大坝引发邻国担忧中国是如何斥巨资打造人工智能超级大国的“谁杀死了爱情”:《捞女游戏》映照中国社会的男性焦虑中国女大学生被指“有损国格”遭开除引发争议《竹林女儿》:离散和跨国收养,一对双胞胎的命运回响国际中国商业与经济镜头科技科学健康教育文化风尚旅游房地产观点与评论国际亚太南亚美国美洲欧洲中东非洲中国时政经济社会中外关系港澳台商业与经济全球经济中国经济交易录文化阅读艺术电影与电视体育风尚时尚美食与美酒生活方式观点与评论专栏作者观点漫画更多镜头科技科技公司科技与你科学健康教育旅游房地产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