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一只互金鹅,(https://xueqiu.com/3621422142/321661087)
2024年,「一只互金鹅」写了120篇文章,聚焦在消费金融、小微金融行业,主要从业务模式、政策分析,以及市场趋势发展展开。
涉及比较多的关键词,我总结了10个:
资产新增难、资产质量下行、业务转型方向、不良贷款市场机遇、线下大额信贷业务和小微贷款渠道合作、存量客户运营、助贷和融担监管方向、出海东南亚和墨西哥、小贷和融担跨区域经营风险、流量焦虑。
各位如感兴趣,可直接在公众号后台搜索相关关键词,即可查看相关文章。
2025年已经快过去一个月。
新的一年,小微金融和消费金融行业,是否会有一些新的变化?
置身行业浪潮的从业者们,又有哪些期待?
「一只互金鹅」近期和行业里多位不同类型企业的资深从业者聊了聊。
从他们的观点,以及对2025年的期待中,似乎也能看出一些市场发展趋势。
下面摘取了6位朋友的真心话,与大家共享。
一、某头部消费金融公司从业者:
2025年有两个最大的挑战:
(1)底层客户迅速变差,并且一直持续,风险将会吃掉很大的一部分利润。
(2)优质客户方面,一是继续面临来自银行端的低价挤压,另一方面则是这部分客户都在缩表尽可能少借钱,哪怕是银行给到2.8%的利率,客户都不愿借了。(因为不知道借来干什么?)
真正挣钱的都是做年化利率36%贷款的平台。
所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出路何在?
二、某信贷广告领域专家:
从信贷行业线上广告的视角来看,2024年受贷款逾期率增长影响,全年行业投放规模有所收缩。
结合目前看到的一些现象对2025年的信贷广告市场有以下几点判断:
(1)结合资金和信用成本来看,信贷广告主盈利模型应该好于2024年,因此整体2025年信贷广告投放规模同比将有所增长;
(2)头部信贷广告主的重点将从粗放式的短期跑量转向关注盈利性和长期价值;
(3)早年投放较少的几大自有流量的头部互金平台将会纷纷下场加大端外投放
三、某小贷公司离职创业人士:
当前互金行业有很多业务一直没有明确的方向。
比如最近出台的《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仍然没有明确互联网小贷的范畴,“小贷公司跨区域经营如何界定”仍然是个迷。
2025年,是否会有互联网小贷的正式监管文件落地?如今年化利率36%的现金贷比重抬头,是否意味着大家都可以做年化利率36%的业务?监管是否会出手打击这部分业务?
四、某互金公司从业者
想引用某位股份制银行的领导在个闭门会议上的发言来形容当前市场:
如果没有互联网贷款,没有大数据,国内下沉客户的贷款业务会倒退10年。银行不愿意做,也没法做,和信用卡业务一样,有他存在的价值。
错的不是工具 往往是打开方式不对。
2024年的利率管控和风险动荡越加的让市场举步维艰,谁也说不清利率的红线在何处。
2025年的疑问:
(1)风险定价的逻辑是否能和监管要求牵手成功?
(2)越来越多的互金企业出海,而关于出海,我个人不怎么看好。出海背后的原因,是降维打击的选择还是在国内被破挤走的结果?
(3)零售信贷越来越不赚钱,配套产业已经从关注风险管理转移到了资产保全。
五、某小微企业贷款二级渠道
我们这帮做二级渠道的,对市场不存在一点期待,很多人已经准备转型。即,从依靠上一级返佣到转型向客户收费。
2025年准备做工农中建的线下业务,向客户收费。只有这样才能活。
2024年,代理的很多民营银行小微贷款客户投诉越来越多,如果有客户投诉,银行就要扣佣金,还要罚款。我们收入大大减少。
当前国有大行的小微贷款利率低,年化利率3%的产品比比皆是,如果渠道中介向客户收8个点的服务费,客户总体融资成本也比借民营银行、小贷公司年化利率18%的贷款少。
此外,国有大行的额度还更高。
「一只互金鹅」备注:线上小微企业贷款大部分依靠渠道中介获客,但中间链路非常长。银行贷款产品——一级渠道——二级渠道——三级收费渠道——客户。
通常银行会每个季度按照当季放款规模的千7-千8(亦会结合在贷余额等数据)向一级渠道返佣;一级渠道每个月再以更低的比例,比如千6-千4如向二级渠道结算佣金;二级渠道向下面的小渠道,通常T+1结算,按照放款的千1-千2计算。
小渠道其实并不在意返佣价格,而是主要向客户收费。
六、某助贷平台从业者
我们公司:(1)2024年公司规模有所下降,上半年风险高企承压导致通过率收紧+获客预算大幅收缩。(2)下半年有所起色,但与23年月交易的高点仍相去甚远,与同业差距也有所拉大。对于25年市场的判断:(1)宏观层面审慎乐观:在政府一揽子政策刺激消费以及房地产止跌企稳背景下,预期消费可能还是有个比较乐观的增长(5-10%),从而带动消费信贷需求。(2)行业层面,大家今年会追求增长:但Cap24和Cap36%平台会延续去年的分化,即前者增长低、后者增长快。大家追求增长的底气主要是来自于风险从去年下半年起好转、资金市场宽松以及经济刺激政策(3)今年可能的挑战:主要来自金融监督总局股城司牵头的关于“助贷”业务的管理办法,会对现行助贷业务的收费结构和权责分配有一定影响。如今年落地,短期内大可能需要进行交易结构调整,会有一定阵痛期。不过,这个行业经历风雨那么多年,相信这个阵痛期会很短。现在的困惑(1)Cap36%平台都在冲刺,提高市场份额。那被挤占的是谁?银行还是蚂蚁?市场多头是否会严重下去(2)抖音可能在未来两年突破万亿大关,成为巨鲸后会不会引导监管部门的第二轮风暴?
从几位从业者的分享中,不难看出,不管是消费金融还是小微金融市场,似乎仍然充满着很多的不确定性。
有宏观市场的原因,也有政策的原因。
有些企业将这些不确定性当成了机遇,试图先做了再说。
但也有一些企业追求长期主义,希望能找到稳定前进的方向,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谨慎前行。
「一只互金鹅」最近也看了一些宏观数据,明显察觉到消费动力不足的迹象。
有一些无力感吧。
比如,2024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同比少增4.66万亿元。(2023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2.75万亿元,同比多增1.31万亿元)
此外,2024年住户贷款增加仅2.72万亿,创2013年以来最低水平。
2024年度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量为32.26万亿元,较去年少增3.32万亿元,
当然,也看到有很多的政策出台。
比如,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九大方面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其中第一条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以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策略背后,仍然有很多机遇和发展空间吧。
emmm……我们仍然相信未来~
感谢大家的陪伴,新年快乐。#小额贷# #小微企业贷款# #消费金融#